无线监控组成发表时间:2022-04-06 09:04 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并且自动形成视频数据库便于日后的检索。无线监控系统的英文名称是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有一部分网络厂商提供了一些所谓的无线监控方案,其网络拓扑图如下: 图1是一些网络厂家提供的无线监控系统,我们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套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监控中心,还有一个是前台监控,前台监控主要由网络摄像机和视频编码器组成,有些还配备了云台等设备,它们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我们清楚一套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将决定整个监控系统是有线监控还是无线监控系统。 在这套方案中,我们能明显看出它采用有线网络摄像机,通过视频编码器连接到无线AP上,然后通过无线AP将拍摄的图像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之所以这套方案叫无线监控方案是因为监控中心和前台监控之间采用无线数据传输,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监控,因为这套系统还是需要布线,同样会给组建这套系统的用户带来麻烦。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无线监控系统是一种采用无线网络摄像机组成的系统,在监控系统前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需要布线。 图2是无线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图:从图2我们看出无线监控系统的分布比较简单,产品的种类选择也比较少,基本上只需要无线网络摄像机、无线AP加上控制终端和一些普通用的交换机就能实现无线监控。相信大家比较清楚有线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那么在无线网络监控系统中我们为什么没有使用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呢?实际上这些功能都集成到无线网络监控摄像机里面,因此,无线网络监控摄像机在无线监控系统中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 一个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要根据具体环境来看,无线监控系统是基于无线局域网之上组建的一个监控系统。因此,无线监控系统的组建同样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决定,但总的来说可以,无线监控系统具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室外无线监控系统,一种是室内无线监控系统,还有一种是室外和室内混合监控系统。室外无线监控系统应用在一些工厂,它们需要对各个地方的安全进行监控等;室内的无线监控系统应用在如矿井、钢铁冶炼、酒店宾馆等行业中;室外和室内混合组建的监控系统我们就不在叙述,只要能够将室外和室内的监控系统组建成功,这种混合方式也就显得非常简单。 室外无线监控系统,我们不用过多考虑无线信号的穿墙问题,并且室外无线监控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摄像机一般都比较分散,但我们也要考虑一些外来信号的干扰问题。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监控中心的无线AP就能接收到监控信号,图3在无线AP传输距离内的无线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如果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我们可在靠近无线网络摄像机的地方增加无线AP,然后通过无线AP的桥接功能实现与监控中心无线AP的连接,从而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图4是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无线网络监控系统拓扑结构图:如果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已经超过1公里或更远,那么我们就要考虑采用无线网桥来实现数据传输,网桥一般应用在1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的无线网络连接。所以,我们采用无线网桥组建无线监控系统。 折叠编辑本段设备手持式视频通信产品,是指能够拿在手上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实时视频传输和通信的产品。其主要特点就是便携性和实时视频传输,这两个特点对于户外施工的相关企业来说具有突出的商业价值。在宏观经济的推动下,各施工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度重新思考与现场沟通和管理的方式。手持式视频通信产品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的全新的视频通信体验,真正跨越时空,感到就如身临其境来到某个地方一样。我们的手持式视频通信产品定位于户外施工有关的中小企业,如建筑设计院,甲方,土建施工方,路桥建设,监理单位等这样的公司,这类型的公司通过使用手持式视频通信将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为什么选择手持式视频通信 ?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施工单位的企业对面对面现场交流的基本需求。其它类型的方式(如电话、摄像机、对讲机等)无法重现真正现场交流和沟通管理的过程,须将沟通管理的需要与其它实时的视频通信传输工具结合起来才可以充分了解彼此的意思并使项目和决定顺利进行。问题是:在当今节奏加快、需要及时决策的环境中,有时亲临现场的效率很低或甚至无法来到现场,但是不能来的话,风险又太大了。 同时,加强对现场的远程沟通与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施工单位的企业要超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高效率的运作是竞争存在的主要原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使用手持式视频通信产品可以及时做出更好的决策和更密切跟踪项目进展情况,企业降低因错误决策、管理不到位或缺乏沟通所产生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1) 解决了作业点多、地点分散问题而导致的远程管理问题,不用去现场就可以掌控工地细节。 (2) 解决了作业点多、地点分散问题而导致的远程沟通协调题,不用去现场就可以了解工地情况。 (3) 现场作业人员一有需要,随时开机,让项目经理或施工技术指导人员能够实时看到视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工地现场与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的协调机制十分顺畅,施工的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5) 工地现场与土建、材料、工程机械等相关其它单位的沟通机制非常顺利,施工的进程和效率极大提高。 (6) 突发事件指挥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或电脑看到现场视频,迅速作出抉择。沟通的环节简单、直接、高效。 |